驻巴西大使杨万明接受巴西最大新闻时政周刊专访实录
2021-11-09 20:34

11月8日,杨万明大使接受巴西最大新闻时政周刊《请看》国际政治版主编、巴知名评论员Ernesto Neves专访。

专访实录如下:

《请看》周刊:您参加了近日举行的中巴外长视频会晤。这次会晤主要探讨了什么议题?

杨大使:10月21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弗兰萨外长举行了视频会晤,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密切双边抗疫及各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多边领域沟通协调等达成重要共识。

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表示,中国和巴西都是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代表,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承担着重要责任。弗兰萨外长重申,巴方高度重视巴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把加强对华合作视作优先事项。这说明,双方均从战略高度看待和发展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两国外长一致表示将携手克服疫情影响,深化中巴双边合作。中方将继续向巴提供疫苗成品和原液,开展疫苗研发生产合作,直至巴方最终战胜疫情。中方愿进口更多巴优质农产品,双方还应扩大科技、卫星、人文、地方等领域交流与合作,加强金融合作,开展数字经济、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合作。展望后疫情时代,可持续发展、创新、科技等领域合作将为两国合作注入更多动力。

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两国外长一致同意在多边机制中加强协调。中方认为,中巴应做践行多边主义的领路人,建设开放经济的先行者,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好伙伴。明年,中国将接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中方愿同巴方落实好金砖国家领导人共识,反对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溯源工具化,推动金砖机制走稳走实走远。中方也愿同巴方共同引导二十国集团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正确方向,维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正当合法利益。双方还可在“基础四国”框架下,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巴黎协定》目标和原则。

两国外长表示,中巴双方将积极筹备于明年初召开的两国高委会第六次会议,就优化机制和加强统筹协调密切沟通,并通过更新中巴政府间《共同行动计划》和《十年合作规划》,更好指导和规划新时期双边各领域合作,推动中巴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请看》周刊:展望后疫情时代,中国对外政策会有哪些变化?

杨大使: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亲自领导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引领性意义的外交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中国外交将坚持和平发展。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维护世界和平写进宪法的国家。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将坚持探索与传统大国崛起不同的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同世界各国保持良性互动和互利共赢。

中国外交将坚持合作共赢。中国是全球化的推动者和受益者,已成为世界上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为全球经济增长不断提供强劲动力。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逆流涌动等挑战,中国提出要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将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以自身发展带动世界共同发展。

中国外交将维护公平正义。中国已加入了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500多项国际公约,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中国将继续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请看》周刊:在最近召开的G20领导人峰会上,中国提出了哪些主张?中国将在COP26提出哪些倡议?

杨大使:10月30日至31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密切国际团结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张。

一是提出合作战疫的行动倡议。习近平主席是最先提出新冠疫苗应该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国家元首。目前,中国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16亿剂疫苗,今年全年将对外提供超过20亿剂。在此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疫苗合作行动倡议”,包括支持同发展中国家联合研发,加大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支持世界贸易组织就疫苗知识产权豁免早作决定,加强疫苗及原辅料跨境贸易合作,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紧急使用清单推进疫苗互认,为发展中国家获取疫苗提供金融支持等6大举措。

二是指出重振世界经济的可行举措。习近平主席指出,二十国集团要促进全球主要经济体间加强宏观政策协调,避免对发展中国家产生负面外溢影响;要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作用,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更多丰硕成果。中方倡议举办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国际论坛,邀请二十国集团成员和相关国际组织共同参与,汇聚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强大合力。中方已决定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积极扩大开放,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三是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策。今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大会议发起“全球发展倡议”。在此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指出,“全球发展倡议”要以人民为中心,要将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全球发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和包容性,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呼吁将发展合作置于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二十国集团议程的突出位置,积极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对接,助力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关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主张,习近平主席在本次G20领导人峰会上指出,国际社会要采取全面均衡的政策举措,统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兼顾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民生;发达国家要充分照顾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困难和关切,落实气候融资承诺,并在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近日,习近平主席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指出,多边主义是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的良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是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法律遵循,各方应该在已有共识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根据国情尽己所能,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举措落地实施。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进能源资源、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探索发展和保护相协同的新路径。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一系列倡议得到众多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积极响应。中方愿继续同巴西等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密切合作,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全球战胜疫情、振兴经济、完善治理作出新贡献。

《请看》周刊:中国将如何帮助巴西向低碳经济转型?

杨大使: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在技术研发应用、绿色金融投资等方面优势突出。目前,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最大投资国、清洁能源设备最大制造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水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新增量和保有量占世界总量一半以上。中国正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加快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推动技术、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中巴同为发展中大国,都面临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同任务,在推动发展低碳转型方面合作前景广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巴投资清洁能源项目,成为巴西绿色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中国国家电网投资建设的美丽山项目,使巴西成为美洲首个拥有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国家,已为巴西减少了2100万吨碳排放量。三峡、中广核等中国企业落地巴西以来,积极推进光伏、风电合作,已分别成为巴西第二大、第五大私人清洁能源供应商。中粮集团等在巴从事农牧贸易的中国企业,不断严格对产品加工、仓储、运输各环节的监管,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亚迪是最早在巴西推动电动大巴的海外企业,正为当地百姓提供现代化、零污染的出行选择。两国联合研制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正为亚马孙雨林等环境监测工作发挥作用。双方多所科研机构和高校间建有联合实验室、科技园,促进了两国环境和能源技术的进步。

中国企业看好巴西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前景,希继续加大对当地清洁能源、智慧农业、生态旅游等低碳产业投资,助力当地可持续发展。双方可发挥各自优势,深化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乙醇、智慧农业、电动汽车等领域合作,在节能减排、生物燃料技术等方面开展产学研交流,推动中巴合作朝高效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升级,助力两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请看》周刊:中国在非洲、亚洲、欧洲有大型基建计划,即“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中国对拉美和巴西有类似基建计划吗?有重建绿色经济的倡议吗?

杨大使:“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是面向世界各国的合作平台,旨在推动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推进全球经济融合、发展联动和成果共享。目前,已有140多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中包括19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

近年来,中国对拉、对巴投资稳步增长,基建、清洁能源是双方投资合作增长最快的领域。中方愿根据巴西和拉美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建设更多环境友好型项目。

《请看》周刊:中国提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比全球多数国家晚10年。在当前气候危机背景下,中国的目标是否过于保守?

杨大使:中国一直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基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减排能力和国际责任制定的减排目标,体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和务实态度。

为确保上述目标如期落实,中国政府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顶层设计文件,编制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制定了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降低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等目标。到203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同时,中国制定了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谋划科技、财政、金融、价格、碳汇、能源转型、减污降碳协同等保障方案,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各省、市也确定了地方碳排放控制目标和工作任务,全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地见效。

事实上,很多发达国家是在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后实现自然达峰,后逐步进入碳排放下降通道,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需要50至60年。如欧洲从1990年碳达峰到2050年碳中和有60余年的时间,而中国将在人均GDP更低的水平上实现碳达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转变时间只有30年。这种排放轨迹和转型路径,与发达国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完全不同。为兑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中国将进行广泛全面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作出应有贡献。

《请看》周刊:当前能源危机会迟滞或阻碍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吗?

杨大使:中国不存在所谓“能源危机”。近期,受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持续走高、国内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及北方地区低温寒流叠加影响,中国局部地区电力、煤炭供需偏紧,对正常经济运营带来一定影响,但总体上有限、可控。目前,中国能源供需总体平衡,正不断完善能源结构,逐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要付出极为艰巨的努力,但中国言出必行,将在保障能源供给稳定、经济有序运行的同时,稳步下调煤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

碳达峰、碳中和的本质是实现从资源依赖到技术依赖的发展转型,这符合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事实上,自2006年以来,中国克服国际能源价格波动等干扰因素,有效控制了能源消费过快增长势头,不断放缓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目前,中国基本具备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客观条件,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为如期实现减排目标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请看》周刊:全球多国对博索纳罗政府的环保政策持批评态度。您如何评价巴西环保工作?

杨大使: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但也是有差异的责任。近年来,尽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影响和多重发展挑战,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实施了有力度的气候行动和环保政策。中方赞赏巴方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治理亚马孙雨林等方面所做努力。在实施国家自主贡献方面,巴西提出了富有雄心的减排和碳中和目标,巴西电力和能源结构中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呈上升趋势,这体现出巴西应对气变的积极意愿。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上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存在差异。中方反对少数国家借气候问题干涉别国主权和内政,反对向发展中国家施加不合理的责任和压力。中巴同属“基础四国”成员,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广泛共同利益。我们愿同巴方及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治理体系。

《请看》周刊:中国自巴西进口多种初级产品。中国政府正采取哪些措施认证进口产品产地环保资质?

杨大使:中国拥有全球最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增长最快、升级最快的消费市场。同时,中国消费者绿色环保、低碳消费理念不断增强,日益关注进口产品的安全与健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统筹推进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依法检验进口商品是否符合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等要求,同时积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把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助推剂,反对滥用绿色壁垒搞贸易保护主义。中国欢迎更多巴高附加值产品输华,促进双边贸易提质升级。

《请看》周刊: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中国对联合国未来发展有何预期?

杨大使: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的50年,是中国和平发展、造福人类的50年。中国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同联合国在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卫生保健、粮食安全、环境保护等多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丰硕成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目前,中国是第二大联合国会费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士兵最多的国家,参与了所有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中国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对世界减贫贡献超过70%。面对新冠疫情,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全球人道应对计划,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12亿剂新冠疫苗和原液,将努力全年对外提供20亿剂疫苗,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在近期联大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就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提出合作设想和方案,呼吁国际社会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这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面向全球开放,欢迎各国共同参与。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同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一道,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各国应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愿同各国共同丰富新形势下多边主义实践,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