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阿隆索主席,
各位企业家朋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出席久负盛名的巴西企业管理大会。巴西企业管理大会是工商界的盛会,可以说是精英荟萃,才俊云集。首先,我代表中国驻巴西使馆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根据阿隆索主席的建议,我主要从经济和商业角度谈一谈中国如何看待巴西。我出使巴西已经6年多了,亲身经历了巴西发展的起伏波动。近年来,巴西曾经三次登上《经济学人》杂志的封面:一次是在巴西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题目是“巴西腾飞”。另一次是在前两年巴西经济衰退时期,主题变成了“巴西陨落”。最近一次则是去年初,巴西与其他国家一道乘热气球冉冉上升。虽然第三次的热气球与第一次的火箭式起飞不能相比,却表明巴西经济不仅没有坠毁,反而摆脱了衰退的泥潭,走上复苏的道路。这个例子说明我们不能仅凭一时一事来看待巴西,否则就容易被眼前暂时的景象所迷惑,做出偏颇和片面的判断。
怎样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巴西和中巴关系?我认为要有长远眼光和综合视角。在座各位都是企业界的翘楚。二千多年前,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有一篇《货殖列传》,专门为中国历史上的豪商巨贾立传,总结他们的经营成功之道。其中有一句名言流传至今:“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百岁,来之以德”。意思是说经营管理要因时而变、随事而制,根据时间的不同改变自己的经营视野,随着事物发展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中国几千年的智慧让我们全面客观看待巴西,经营双边合作时同样兼顾短、中、长三个时间维度和目标,把巴西看做是打造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伙伴。
从“一年树谷”的短期视野来看,中巴是携手迈向利益共同体的重要伙伴。作为拉美首强,巴西地大物博,经济规模大,市场广阔,法律框架完备,金融体系健全,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巴西的发展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中巴经贸合作受到了一些影响,但贸易和投资始终保持高位运行。
双边贸易在波动中发展。去年,中巴贸易额增长近30%,达到875亿美元。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九年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支线飞机、农牧业制品、高档消费品等越来越多巴西特色优势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巴贸易日益多样化,比较优势和互利共赢的特性体现得更加突出。
投资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新动力。中巴投资规模“年年高”。即使在巴西经济的衰退期,中资企业坚持与巴西共渡难关,有的还追加了投资,助力巴西经济复苏。根据巴方统计,中国在巴西的投资存量已经超过540亿美元,成为巴西最大的投资来源地之一,为巴西创造了大量就业和税收。中国对巴投资正向技术与价值链高端攀升,越来越多投向新能源、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等产业,有力助推巴西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今后,随着中巴不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两国共同利益的蛋糕将越做越大,惠及面越来越广,经贸合作结出的“谷穗”将更加饱满,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
从“十年树木”的中长期视野来看,中巴是携手打造发展共同体的重要伙伴。当前,中巴贸易和投资合作规模已经非常可观。在此基础上,要推动中巴合作更上层楼,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双方做好规划设计,打造合作“升级版”。
其中的关键在于深挖两国发展战略对接的潜力。5年前,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涵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丰富内容。现在已经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中方希望各方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
作为拉美首强,巴西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拉美延伸的重要支点。习近平主席去年同访华的特梅尔总统就“一带一路”同巴西发展战略对接进行了深入探讨。从经济角度看,中巴可以聚焦以下合作:
推进“大联通”合作。巴西正在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在基建领域具备综合优势。不久前,中国企业投资的巴西东北部圣路易斯港项目奠基开工,中国企业收购巴西第二大集装箱码头巴拉那瓜港项目顺利交割,中国企业联合体参与的巴西东西部铁路项目也在不断推进,说明双方基建合作大有可为。
打造“大产业”合作。巴西正在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中巴双方可以利用200亿美元的中巴扩大产能合作基金,带动更多资金投向产能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中巴合作转型升级。
抓住“大创新”合作。中巴都希望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大势,实现创新发展。中国的华为、比亚迪、大华等高科技企业都已在巴西投资。两国可以抓住机遇,推进“互联网+”、“工业4.0”等领域合作。随着中巴发展战略对接日益紧密,两国合作必将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从“百年树德”的长远眼光来看,中巴是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伙伴。要使中巴关系基业常青,中巴双方必须放眼长远,超越短期考量和双边范畴,把中巴合作置于时代发展的大潮、国际格局演变的大势之中考量。当前,国际经济体系正面临大变局。贸易战山雨欲来,投资限制措施频频出台,我们正面临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合作共赢还是以邻为壑的关键抉择。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开放融通、变革创新是时代潮流所向、大势所趋。
这次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来势汹汹,将冲击多边经济体系,延缓国际经济秩序向更加公平、开放、包容方向发展的步伐,损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作为东西半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和金砖机制重要成员,中巴都是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受益者,也都曾是“301调查”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受害国,与国际社会一道肩负着维护多边经济体系的重任。
面对充满挑战的外部经济环境,中巴两国应着眼长远和全局,通过双边和金砖等渠道加强沟通合作,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可以从制定贸易便利化清单等着手,逐步扩大贸易清单涵盖范围,以实际行动共同推动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治理格局,巩固多边贸易体系,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释放全球经贸合作潜力;优化投资环境,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共同推动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和投资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加强全球发展领域合作,共同推动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增进人类福祉。
作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中巴要立于开放、包容、普惠型经济全球化的“正位”,行共同繁荣的“大道”,迈向理念相通、使命相融的命运共同体,让中巴两国在开放合作的时代潮流中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助力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的重要力量。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建立开放型经济方面,中国心口如一,身体力行。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去年,中国经济超过12万亿美元。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8%。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可以说,改革开放是决定现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在不久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四大举措。
一是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中国将进一步放宽金融、制造业等领域外资限制。二是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知识产权。四是主动扩大进口。降低汽车以及部分其他产品的进口关税,努力增加特色优势产品进口,加快加入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定》进程。
今年11月,中国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博览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创举。巴西将以主宾国身份参加本届博览会。欢迎在座企业家积极参与,展示优势产品,用好中国的大市场。
各位朋友:
工商界是中巴合作的主力军,是中巴关系的“压舱石”,为中巴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相信在各位企业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巴合作将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实现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三级跨越。
谢谢大家。